019.绍兴潘正夫题记
内容详情
年代:宋代
位置:霹雳岩,东南向
尺寸:高156厘米,宽126厘米,楷书,纵10行,字径10厘米
题字:靖康之间金人犯阙,二圣北迁,逮建炎中兴,天子受命,吴国长公主始至睢阳。明年寇淮甸,遂浮江而南避于钱塘。车驾幸建康,还复入觐;继适江表,会胡骑奄至,循赣水走湘湖,濒南海而达闽川。馆于福唐之神光,因登乌石山观李阳冰篆,乃得古人之遗意。越五日而赴行在所。男长卿、粹卿、端卿、温卿侍。绍兴二年仲春十三日,河南潘正夫题。
全信息比对: 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“靖康之间金人犯阙,二圣北迁”指历史上的“靖康之变”。宋靖康元年(1126年),金兵攻破东京(今河南开封》。次年四月,金贵族大肆勒索搜括后,俘徽宗、钦宗二帝和宗室、后妃等数千人,北宋灭亡。潘正夫,字蒙著,河南人,吴国长公主之夫,官至太傅,封和国公。吴国长公主,哲宗三女,政和二年(1112年)以韩国公主出降,建炎初复公主号,改封吴国公主。《闽中金石记》云:“孙氏访碑录有潘正夫题淡山岩呈逊叔诗,后附逊叔和韵,俱行书,无年月,在湖南零陵。此云循赣水走湘湖、濒南海而达闽川,是此刻在淡山岩唱和之后也。
详细内容

      宋哲宗的女儿——吴国长公主和她的丈夫一路南逃,到福州时特意到乌山看李阳冰的篆书,并留下一块石刻作记载(霹雳岩处)。

      这个石刻也透露了靖康之变皇室南逃的线路:从睢阳(今商丘以南一带)一路南下至广东后再至闽川(福建),最后到了福州。南宋宗正司和宗子们入闽后的活动,正史鲜有记载,这在“潘正夫题记”中有详细的记述,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赵宋宗室人员的活动轨迹,因而弥足珍贵。

       潘正夫,字蒙著,河南人,官至太傅,封和国公,是吴国长公主之夫。公主是宋哲宗第三女,金兵破开封后,她随夫南奔,携带四男儿。潘氏题记叙述靖康元年(1126),金兵攻破宋都东京(开封),次年于大肆搜刮、劫掠之后,俘虏徽宗、钦宗二帝及宗室后妃数千人北去。潘正夫也由此开始了流亡行程:先是随带家小至睢阳(今商丘),翌年因金兵南侵入淮甸(淮河流域),渡江南遁,避难于钱塘(杭州)。高宗车驾抵建康(今南京),并以之为行在(临时首都),潘氏夫妇遂入觐见高宗。继而到江西,因金兵突然来袭,遂循赣水逃往湖南,再到广东海边,最后进入闽江之滨的福州,下榻于乌石山神光寺。因而登上乌石山,观赏李阳冰留下的墨迹石刻。过了五天,又匆匆北返去钱塘皇帝行在所。这一流亡过程镌刻于乌山崖壁,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赵宋宗室人员的活动轨迹,因而弥足珍贵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

67
返回
地图
返回
检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