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071.嘉靖黎公崖榜书
内容详情
年代:明代
位置:幞头石,即今称黎公崖,西向
尺寸:高约400厘米,宽220厘米。楷书,字径63厘米
题字:乌石在,黎公在。
全信息比对:
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嘉靖三十七年?感觉应该在这之后。1558年黎公,名鹏举,祖籍 安徽 合肥 ,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)倭寇从 宁波 南侵, 福州 告急,黎公奉命驰援,率水师在马江一带大败敌人,功升参将,奉命镇守福宁州(今 宁德 ),出发前, 福州 乡绅在乌山的神光寺设宴欢送,并在寺后的幞头岩刻“乌石在,黎公在”六字,幞头岩也因此成了“黎公岩”。
详细内容
黎公,名鹏举,祖籍安徽合肥 ,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)倭寇从宁波 南侵, 福州 告急,黎公奉命驰援,率水师在马江一带大败敌人,功升参将,奉命镇守福宁州(今宁德 ),出发前,福州乡绅在乌山的神光寺设宴欢送,并在寺后的幞头岩刻“乌石在,黎公在”六字,幞头岩也因此成了“黎公岩”。
“乌石在,黎公在”是乌山两百多幅摩崖石刻中唯一的阳刻楷书作品,气势磅礴的红色大字摩在四十几个蓝色小字之上,非常别致。
字为阳刻,把元代陈石道的部分题刻覆盖。〈乌石山志〉记载:此刻为“嘉靖初磨镌”。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暂无评论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