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



071.嘉靖黎公崖榜书
内容详情
年代:明代
位置:幞头石,即今称黎公崖,西向
尺寸:高约380厘米,宽220厘米。楷书,字径63厘米
题字:乌石在,黎公在。
全信息比对:
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嘉靖三十七年,1558年
详细内容
黎公最主要的功绩在于,当倭寇进犯至福州城下时,黎鹏举率军救援,成功保卫了福州,使其免遭倭寇攻破。倭寇攻破城池在当时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。嘉靖年间,福安城、宁德城、莆田新化府城等地曾遭倭寇攻陷,城破之后,百姓积累的财富、书籍等精神与物质财富均被洗劫一空,损失极为惨重。福州当时也面临同样的危机,倭寇已兵临城下,幸得黎鹏举率军及时赶到,击退倭寇,保全了福州。因此,福州百姓深感其恩,决定以各种方式纪念他。
为何将摩崖刻于此处?因乌山脚下便是福州城墙,而乌山是当时福州城内的最高山,从城外望去,抬头即可见,位置极为显眼。后来,百姓又在乌山顶上专门修建了黎公亭,以此永久纪念黎鹏举的功绩。
人物:
黎鹏举:字冲霄,祖籍安徽合肥,生于福建。明洪武年间(1368年~1398年)袭职为泉州卫千户。在抗倭战斗中屡立战功,号称“忠勇将军”。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暂无评论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