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宝庆丁亥年(1227年)仲秋,王简卿任福州知府期间,与赵履节、徐清伯同游乌石山寺,并在霹雳岩下南坡岩壁留下摩崖题刻:“王简卿、赵履节、徐清伯,宝庆丁亥仲秋下浣同游乌石山寺。”这一石刻不仅是三人交游的直接证据,也反映了他们在南宋理宗初年的仕途交集。王简卿时任福州知府,赵履节与徐清伯可能因公务或文人雅集赴闽,三人形成短暂的同僚或友人关系。乌山摩崖石刻不仅是三人同游的见证,更是南宋士大夫群体活动的缩影。王简卿任福州知府期间,乌山成为官员、文人集会的重要场所,赵履节与徐清伯的参与可能兼具公务与文化交流性质。他们在南宋中后期政局动荡中,以相似的治国理念、文学修养和地域网络形成交集,乌山石刻则成为这一关系的物质见证。尽管史籍未明确记载三人深度合作,但共同的政治立场、理学背景及文化活动,塑造了南宋士大夫群体中“风骨与才干兼具”的典范联结。
人物:
王简卿:1151—约1232年,为王居安之字,始名居敬,字简卿、资道,号方岩,南宋台州黄岩县方岩乡(今浙江温岭大溪镇)人,是南宋中期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。其一生以刚直敢谏、治军有方著称,政治生涯与文学成就均对南宋历史产生重要影响。王简卿自幼聪颖,少年时即显文学天赋,南宋淳熙十四年(1187年)中进士甲科第三名(探花),初授徽州推官,后历任江东提刑司干官、太学博士、司农丞等职。其政治生涯中多次因直言触怒权臣而遭贬谪,曾罢官闲居十一年,复起后任工部侍郎、福州知府等要职。任温州知府时整顿吏治、减免赋税,深受百姓爱戴;在福州任内改建桥梁、招抚盐民起义,注重民生安定。
赵履节:即赵崇度(1175—1230年),字履节,号节斋,南宋宗室成员,著名政治家、理学家。其父为南宋唯一宗室宰相赵汝愚,家族世居江西余干,后迁居崇德(今浙江桐乡)。他的一生融合了理学传承、地方治理与外交实践,是南宋中期宗室士大夫的典型代表。
徐清伯:即徐清叟(1182—1262年),字直翁,号章壹,南宋中后期政治家、理学家,福建浦城人。其父徐应龙为南宋名臣,兄徐荣叟同榜进士,家族以“风节相尚”闻名,父子兄弟皆以刚直敢谏著称,是南宋士大夫群体的重要代表。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