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



049.至正刘顺老等为大祖拂尘石刻
内容详情
年代:元代
位置:华严岩东,先薯亭边
尺寸:高115厘米,宽158厘米,隶书,纵8行,字径13厘米
题字:至正三年癸未重九,福唐刘顺老偕子德生、懋生、愿生、恩生、志生为大祖拂尘,莆田郑枃、永阳梁说同拜。
全信息比对:
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至正三年,1343年
详细内容
传这方摩崖正是郑枃之笔。
最早称“福唐”的是现在的“福清市”。史载:唐天宝元年(742),万安县(福清)改称为“福唐县”。由此,“福唐”浮出历史的水面,其时福唐县隶属长乐郡。
唐元和三年(808),长乐县、闽县和候官县并入“福唐县”,县治在今福州南台,故又称“南台县”。这是历史上的第二次“福唐”,由4个县组成,有类似于府的规模,于是当时的闽县、候官县、长乐县、福清县,甚至原来的福州府或长乐郡,都可以称为“福唐”。
但第二次的“福唐”只存在了3年时间。元和五年(810),又恢复闽县、候官县和长乐县,但保留有福唐县。后唐明宗长兴四年(933),“福唐县”正式改为“福清县”。这是第三次的“福唐”,其时的福唐县已经恢复到唐天宝元年万安县的规模。自此,“福唐县”成了后来福清县的专称。
人物:
郑枃:又作郑杓,字子经,出生于莆田。郑枃为南宋宝章阁学士郑寅曾孙,郑寅之父郑侨为宋乾道五年状元,郑侨从叔郑樵为南宋著名史学家。其家庭有着深厚的家学传统。元泰定年间,郑枃官南安县教谕,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。他亦精于书学、字学。著有《衍极》全书分为五篇,另有《衍极记载》三篇,内容涵盖了书学源流、书体、书家、碑帖真伪、笔法等方面,为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。郑杓亦善书法,陶宗仪的《书史会要》称其“能大字,兼工八分,盖究心斯艺,故能析其源流如是也”。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暂无评论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