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7.康熙萧震百字碑石刻
内容详情
年代:清代
位置:石天顶,西向
尺寸:高240厘米,宽300厘米。隶书,纵15行,字径26厘米
题字:百字碑 邻霄亭圮垂百年,客夏震合力经营道山废迹,以次修举。维时靖南王耿殿下督抚。二刘公奉皇帝命,休息吾民,比岁大稔,山海无事。亭成,闽人乐之,爰纪厥事,磨文于岩,颂皇帝德,传之后人,其永无斁。康熙十有一年壬子春,内升前侍御史郡人萧震题。
全信息比对: 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康熙十一年,1672年百字碑邻霄亭圮垂百年,客夏震合力经营道山废 迹,以次修举。维时靖南王耿殿下,督、抚二刘公奉皇帝命休息吾民,比岁大稔,山海无事。亭成,闽人乐之,爱纪厥事,磨文于石, 颂皇帝德,传之后人,其永无。康熙十有一年壬子春,内升前侍御史、郡人萧震题。
详细内容

萧震,字长源,侯官人,顺治九年(1652)进士。官湖广道监察御史,升正四品,假归召补山西道监察御史,中途丁父忧归闽。时耿精忠叛清,萧震明受耿命,而暗与张瑞午、高天爵等人密图讨耿,因谋泄,被缢死于南关下,其妻林氏、妾张氏、子妇郑氏、婢曾氏先后悬梁、投井而死。雍正四年(1726)其子萧大爵奏白其事,六年奉旨入忠臣庙,建坊、祀忠孝祠。著有〈西台奏议、《理刑未议、《蛰庵存稿、《道山纪略

靖南王耿(?-1682),即耿精忠。精忠先世为山东人,徙盖州卫,祖父耿仲明因军功封靖南王,父继茂龚王位,初镇广东,后移镇福建,卒谥忠敏。耿精忠于康熙十年(1671)龚封靖南王,吴三桂在云南反清,精忠亦据福建叛清,并出兵浙江、江西,屡为清军所败,后伏诛。

邻霄亭,在邻霄台后,旧为不危亭址,明正德八年(1513)改建,更名清虚亭,康熙十一年(1672)重建,改名邻霄亭。文中的“督、抚二刘公”,当指福建总督刘斗,福建巡抚刘秉政。《乌石山志录此文时,把“石”字作“岩”字。
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

64
返回
地图
返回
检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