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



064.成化林聪等登高石刻
内容详情
年代:明代
位置:气象台山顶左
尺寸:高280厘米, 宽200厘米
题字:成化癸巳九月九日,都察院右都御史、致仕林聪季聪,同福城耆英、广东按察司副使张文从周、贵州按察司佥事李叔义文宜、光禄寺寺丞潘东孟阳、云南布政司左参政王英孟育封、户部员外郎黄穉孟仁、温州府知府邵铜振声、抚州府同知丘鉴仕辉、临川县知县姚洪志大,怀庆府孟县儒学教谕李忠思诚登高至此。
全信息比对:
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成化癸巳,九年,1473年
详细内容
该摩崖记录的是1473年的重阳节,官员们在乌山登高望远。
林聪一生受三个皇帝的重用,在仕途上三起三落。授刑科给事中,时福建银场额重,民不堪,恐生变,请得减免。英宗复辟,拜左佥御史,出赈山东饥,救活饥民45万人。擢右副都御史、捕江、淮盐盗。其一生弹劾无数的皇亲国戚朝廷重臣,死谏两次,下牢两次(一次死牢),最后却又官至刑部尚书。
他体察民情,减免税收赈灾救民,看到严刑峻法之下冤狱屡有发生,向朝廷上书提出了“秋后决”的主张:实行春判冬决制度,以延缓死刑执行期来进行死刑复核。这一措施不仅在当时为蒙冤死囚平反者不下数百人,其中的死刑复核制度还沿用至今。
成化十三年(1477年)拜刑部尚书,寻加太子少保。成化十八年(1482年)林聪逝世于刑部尚书任上,卒年六十八,明廷诰赠荣禄大夫太子少保,谥庄敏。其灵柩运归故乡宁德安葬,他的高风亮节为后世所推崇,祀于乡贤祠,并在县城建有专祠“林庄敏祠”。林聪在朝四十余年,奏章、诗文遗稿无数,著有《奏议》八卷,《见庵文集》十四卷,其手抄本至今仍流传于民间。
人物:
林聪:字季聪,宁德人,正统四年(1439年)进士,21岁。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暂无评论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