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005.冲天台榜书
内容详情
年代:宋代
位置:东峰岩前,西向
尺寸:高260厘米,宽68厘米。篆书,纵1行,字高91厘米,宽68厘米。
题字:冲天台
全信息比对: 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熙宁三年,1070年。
详细内容

        冲天台是乌山36奇景之一。唐观察使崔千所建,因得青田鹤置此,忽冲天而去,故名放鹤亭。宋熙宁中(1068~1077年),程师孟改为冲天台。清光绪五年(1879年)总督何璟、巡抚丁日昌重修。

        明林鸿《首春同周大登冲天台》诗:“云物苍凉拂暑开,望春吟倚最高台。烟和绿野宜歌鸟,云散青林尚吐梅。酒伴分携龙剑去,山人招隐鹤书来。升沉荣辱何须问,且纵芳樽坐石苔。” 周元《登冲天台》诗:“东风吹雨过晴川,独坐高楼望海天。江路燕归知过客,春山花发是流年。浮云世事皆身外,明月心期向酒前。可是远公忘物累,不应离思共潸然。” 清刘家谋《登冲天台》诗:“鹤去竟不返,白云空复空。高台千载后,寂寂忆崔公。我亦思冲举,飘然万里风。蓬莱杳何处,矫首望天东。”

        清《乌石山志》记载“冲天台”3字篆书为宋程师孟所书。旁有镌刻清代凌瀚楷书“古放鹤亭”4字。

      “冲天台”畔有两方夹峙的大岩石,岩顶横着一块天然条岩,这就是“天台桥”。


人物:

程师孟:1015-1092,字公闢(辟),号正议,苏州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生于官宦之家。宋景祐元年(1034)进士。熙宁元年(1068)九月,以光禄卿出为福州知府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

返回
检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