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009.元祐柯仲常等游神光寺石刻
内容详情
年代:宋代
位置:望潮峰西,西向
尺寸:高230厘米,宽110厘米。楷书,纵5行,字径16厘米
题字:柯仲常、祖夷仲、王若愚、曹子方、邓仲告、陈济翁、潘及之,元祐庚午十二月初四日游神光寺。
全信息比对:
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 (估计十二月初四日已是1091年) 神光寺,唐大历三年(768年)析南涧寺为金光明院,七年(772年)改为大云寺,会昌间废。 大中三年(849年)为监军孟彪南庄,越岁舍改为寺。又明年观察使崔幹请名于朝,宣宗夜梦神人发光殿庭,特赐今名。
详细内容
柯仲常,名述,时知福州。
王若愚,字祖道,治平二年(1065年)进士,元祐二年(1087年)官江南西路转运判官,寻权发遣汀东路提点刑狱,绍圣元年(1094年)任福建文臣提刑。
曹子方,字辅(斌按:应该是曹辅,字子方?),海陵人,元祐三年(1088年)任福建转运判官,苏东坡《送曹辅赴闽漕》诗:“困学纪闻攻,愧跋曹子方。”
潘及之,名师中,淮西人。
神光寺,唐大历三年(768年)析南涧寺为金光明院,七年(772年)改为大云寺,会昌间废。
大中三年(849年)为监军孟彪南庄,越岁舍改为寺。又明年观察使崔幹请名于朝,宣宗夜梦神人发光殿庭,特赐今名。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暂无评论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