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063.正统黄世瑛诗刻
内容详情
年代:明代
位置:邓拓故居边,“第一山”覆盖
尺寸:高207厘米,宽130厘米。楷书,纵8行,字径8厘米
题字:黄氏鳞次台后山,东西界于路,南接古寺。荒闲应久。大明正统乙丑仲冬□挚孙瑛追述祖□□子济公□进士□□□先志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咏花石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巅真□融□□□□□□温涧□藏玉且□坚□好补天□□□□云管霞雨苔春老锦纹□子□□□□滇重神乔钟莫有自然竹梧巢间黄世瑛句。
全信息比对: 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正统乙丑,十年,1445年
详细内容

       黄世瑛诗刻已被“第一山”榜书部分覆盖,文字大部分漶漫不可识,残文抄录郭柏苍《乌石山志》。

       明正统十年(1445年)黄世瑛追述其祖黄子济的词句。而它的“残”,罪魁祸首便是“第一山”石刻。

       黄氏后裔、赵王府审理黄子济以其地“望城中屋次鳞鳞”,创建鳞次台。入清后,台地辗转多姓,道光间,邑人林材居此,俯仰岩间,篆书“第一山房”。而黄氏自唐末随闽王入闽至清初远徒,前后住了七百多年。

       文中出现的“古寺”为南涧报国寺,号南涧护国天王,天王岭、天王崎之名皆缘于此。高爷庙就是报国寺的一部分。由此可知,“第一山”是刻在黄世瑛的旧刻上的,且此时黄氏已迁,不然怎会任由外人破坏其祖先的石刻。
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

返回
检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