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097.乾隆朱筠题记石刻
内容详情
年代:清代
位置:道山观内,位于原金鱼池石壁,南向
尺寸:高180厘米,宽257厘米。楷书,纵22行,字径7厘米,部分文字因岩表剥落而毁没。
题字:余北行有日矣,及门闽林君其晏以十一月二十八日邀余为乌石山之游,置酒薛氏园亭。自其屋左竹径折行上山,凿石趺颇僻隘,跬步盘躃而上寻石大士亭,愒于木栏久之。东行循厓而往径上,俯临石天,李阳冰般若台,望望在其下,折登至桃石,观九日题石刻成矣。西上鸦浴池,一步险绝,池凹数寸,久旱不涸,灵山之脑往往有之。再西登邻霄台,为斯山之巅,然望桃石更高,以桃石不可登,斯为巅矣。自此东下抵许氏涛园,长松古榕,覆盖奇石。宋元题刻,自巅至此为最富。又东过天章台,至道山亭,曾子固刻记已不可见。斯山所著名也。观蟠桃坞、冲天台、雀舌桥诸题。南折下至道山观,啜茶于金鱼池上,题池上壁而去饮于薛氏之榭。及门武进陈宗赋侍行,同游者闽何应举、林开琼,侯官林乔荫、闽龚景瀚,长乐梁上国,闽林其英、周世德。 乾隆四十有五年岁次庚子冬十有一月二十有八日,大兴朱筠题记。
全信息比对: 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乾隆四十五年,庚子,1780年
详细内容

       朱筠于乾隆十九年(1754年)中进士,改庶吉士。授编修,后历任侍读学士、顺天乡试同考官、督安徽学政。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,上书乾隆皇帝,建议自《永乐大典》搜辑古佚之书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,充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。乾、嘉以来的著名学者洪亮吉,孙星衍等皆出其门下。朱筠博闻强记,见识广博于经学宗汉儒,诸史百家皆考证是非同异,又精通金石文字之学。


人物:

       朱筠(1729年—1781年),字竹君,又字美叔,号笥河,祖籍萧山(今萧山城厢镇城南办事处黄家河村),侨居北京大兴县,故入籍顺天府。人称“竹君先生”。清代文献学家、藏书家、学者。
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

返回
检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