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点击放大





109.赵胜非石安素同来石刻
内容详情
年代:清代
位置:道山亭蛤蟆石东侧
尺寸:高108厘米,宽64厘米。楷书,纵5行,字径13厘米
题字:开封赵胜非奉使闽浙,癸已季春二十九日登邻霄,由冲天回憩于道山,会稽石安素同来。
全信息比对:
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不详
详细内容
该摩崖镌刻年代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。
《乌石山志》中列为清刻;《图说三山》中列为万历年间(1573年-1620年)。
查找“赵胜非”,宋代有个同名人物,暂无法确认是否和摩崖中提到的为同一人:《送赵胜非出守潍州》一诗,为宋代诗人赵鼎臣创作,是作者送给好友赵胜非的一份深情厚意的礼物,字里行间充满了祝福与期待。若此摩崖为宋刻,结合“癸已季春二十九日”,推断为政和癸巳,三年,即1113年。赵鼎臣与赵胜非曾为同僚。根据赵鼎臣诗序记载,两人“顷官会稽与江彦文、赵胜非为僚,盖二十馀年于今矣”,说明他们在会稽(今浙江绍兴)共事约二十余年,交情深厚。赵鼎臣在诗中调侃赵胜非承诺以家酿相赠却迟迟未兑现,并戏谑“绝闻列屋皆倾国,何日纤纤手自斟”,侧面反映二人交往的率性自然。
但摩崖中的“奉使”指奉命出使,其用法更常见于清代,并不是宋代用法。
人物:
赵胜非:宋代有个同名人物,暂无法确认是否和摩崖中提到的为同一人。
目前可检索的史料中,宋代赵胜非的生平信息极为有限,仅能从赵鼎臣诗作中窥见片段。其官职、政绩、著述等均未见于正史或地方志记载。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暂无评论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