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054.至正王伯颜不花等集会石刻
内容详情
年代:元代
位置:道山亭蛤蟆石东侧
尺寸:高120厘米,宽118厘米。楷书,纵11行,字径8厘米
题字:至正庚子夏,南台群公会于道山亭,历览山川,兴怀今古,刻石以纪岁月。都事王伯颜不花彦芳,监察御史易普刺金仲达、锁飞鹏举、观童用宾,通事卜颜贴木儿仲贤,宣使孙士敏汝学,察史武徵文献、高忠彦实、王宜叔宜、杨志希尹,幕史达兰不花元善。四月廿又五日,监察御史孔汭世川谨志。
全信息比对: 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至正庚子,二十年,1360年
详细内容

       这段摩崖由孔子第53代孙孔汭题刻,其中有关江南行台群公的铭文中出现了“王伯颜不花彦芳”这是个奇怪名字。此人本名王彦芳,由于元代中后期民族文化交汇融合,有些汉族人士为了追求政治地位,便在本名中加入蒙古名字,王彦芳加入“伯  颜不花”后,就成了“王伯颜不花彦芳”。

       这段元代至正年间的题刻字体,用的是元代赵孟頫的楷体,字形端秀、刚劲有力。


人物:

王彦芳:都事。

监察御史易普刺金仲达等,蒙古人。
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

返回
检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