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094.赵榜眼读书处
内容详情
年代:不详
位置:乌石山北坡,放鹤亭下
尺寸:高240厘米,宽70厘米。隶书,字径高36厘米,宽34厘米。
题字:赵榜眼读书处
全信息比对: 查看全信息比对
描述:年代:康熙癸未(1703年)到郭柏苍写乌石山志之间
详细内容

       《乌石山志》列为清朝无年月石刻,判断摩崖镌刻年代为赵晋中榜眼的康熙癸未(1703年)到郭柏苍写乌石山志之间。

       两宋时期,福建以6713名的进士数位居全国第一;闽北的建阳是全国图书三大出版中心之一;清代时,福建成为全国第三大私家藏书中心……

       路逢十客九衿青,半是同窗旧弟兄。最忆市桥灯火静,巷南巷北读书声。这首南宋著名思想家吕祖谦的诗歌,描述的就是他在福州见到的情形:在路上遇到读书人的概率高达90%;夜晚站在街头,哪哪都传出读书声。

       南宋绍兴八年(1138年),福建人包揽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直接惊呆了皇帝宋高宗。他问:“你们福建人为什么这么会读书?”榜眼陈俊卿从容而答——“地瘦栽松柏,家贫子读书。”福建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。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,练就了人们的乐观进取。

       在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古代,福建人自然将读书作为一等一的大事。


人物:

       赵榜眼,名晋,字柱国,闽县人,康熙癸未及第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),任何资产的使用都应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,若违反此原购,平台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,包括但不限于:收回资产使用权、管停服务、终止账户、追究法律责任等。我们鼓励所有用户积极传播正面信息,共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。


返回
检索